乐贝淘

对安娜卡列尼娜人生归宿感悟

[投稿者:邝英华 www.lebeitao.com]2021-08-02 19:45:04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800个字左右)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我读了《安娜·卡列尼娜》以后,感觉到这真是一本好书啊.书中的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使得这部巨著一发表便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托尔斯泰并没有简单地写一个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书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则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这个资产阶级妇女解放的先锋,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真诚的爱情,虽然由于制度的桎梏,她的悲剧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但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它最吸引人的是她胆大的作风以及华丽的文字和恰到好处的张力给这本旷世之作赋予了生命.也让后人能够记住它,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是我读过的相对比较优秀的一部小说.风中之烛在风中摇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终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安娜·卡列尼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大家都说自己活的是有罪的或者没罪的,但是读了这篇文章让我觉得我们有罪,是因为我们没有去拯救像安娜一样的人,拯救像她那样美丽而高尚的灵魂.因为我们是懦夫,是自私者,是靠良心的怜悯而活着的人.我们都在等待,等待着别的人来拯救我们自己.我们企盼着幸福有一天会来到身边.它会伴随着我们,直至我们生命的结束.这是个被压抑的充满勃勃生气的女人,安娜因为羡慕光明,爱上了外表俊美,内心空虚的伏伦斯基.对爱情,对幸福的无限渴望是她忘却了一切烦恼和恐惧,在幻想之中只为了爱情而活.而一种虚妄的狂热也笼罩了伏伦斯基,他对安娜一见钟情,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安娜的特殊关系带给他有一种征服感,荣辱感.这种虚荣之心决定了他对安娜的爱情十分肤浅.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伏伦斯基对她来说,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这种纯洁无暇的爱使伏伦斯基自惭形秽,推动着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与安娜的关系,对自己的肤浅和轻率表示自责,并在精神上强迫自己进一步爱这个女人.安娜和伏伦斯基的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道家说,无为而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当在爱的纯洁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时候,这种爱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争.安娜是另外一个人的妻子,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是社会希望她恪守道德的人.在爱情的对面,是长期的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这种大众意志有时表现为道德,有时表现为法律.而伏伦斯基是一个始终属于世俗的人,他没有勇气与他过去的世界完全断绝,他无力反抗来反对这种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也就无法帮助安娜摆脱极度危险的精神危机.伏伦斯基和安娜的灵魂属于两个不同的精神世界.他们虽然一见钟情,但他们貌合神离,相距遥遥,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当安娜孤独无助的时候,伏伦斯基选择了逃避,他想要回到他以前的那种花花世界里.对生活和理想彻底失望的安娜选择了自杀.她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中,已承受太多的悲哀与不幸.她需要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干扰.她用她的方式寻求到心灵的完全宁静.安娜最终没有与现实妥协,她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人.很难说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能够容纳安娜这样的女人.我们大家都企盼着理解、宽容、仁慈,我们都希望我们的世界和平、安宁、充满人性.但悲剧总是一天天在我们的身边发生.如果我们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能宣扬纯洁的生活,我们的世界不知将会走向何方.当邪恶在社会中横行的时候,纯洁和高尚的东西反而显得愚昧可笑.这是我们的现实.而文章的作者托尔斯泰和他的安娜一样,直到生命终结,都不与不合理的现实妥协.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塑造了一个真实的灵魂,她是那么美,洁白无暇,气质非凡.这个灵魂只会活在托尔斯泰的心中,因为这是他心目中的完美,是他灵魂中的至洁至纯.她就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她就是美本身.而她又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部分,我们读到她的人都会在她的身上看到自身的善,看到内心深处的真诚愿望,没有任何的虚伪和矫饰的内心世界.正是在作者近乎苛刻的追求中,小说的重心有了巨大的转移,安娜由最初构思中的"失了足的女人"(她趣味恶劣、卖弄风情,品行不端),变成了一个品格高雅、敢于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的"叛女"形象,从而成为世界文学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我也是读了以后才真正的了解和理解了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5000字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

这是到目前为止,我读过的最厚实的一部文学名著,托尔斯泰的传世三部巨著之一,在高中仅读的几本经典名著中,也曾有过《复活》,但已完全忘记。待稍晚些时候,拜读他的《战争与和平》,便可以通过罗兰罗兰的《名人传》,较为深入理解这位世界文豪生平及精神世界。

很难想象,这本书是春节在家的几天,通过手机和书本,在各种环境下(大巴、公交、床头、麦当劳、走亲访友...),断断续续地读了大半,也还是回到无锡熟悉的房间后,才得以收尾。而到此刻,又过去了一周,才战战兢兢地写着读书笔记。对这样一部巨著去品头论足,真是诚惶诚恐。只能诚实记录此刻盘留在脑海中的种种记忆、思虑与情感,聊以慰藉。

书名虽为《安娜》,却并不以她为绝对的主角,而是两条主线,分别以安娜与莱温为核心,通过描写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人物、情感、事件,全面而深刻地剖析了十九世纪俄国贵族阶层的生活状况。小说以爱情及婚姻生活为描述的主要载体,围绕安娜与丈夫阿列克谢、安娜与弗龙斯基、莱温与基季、斯捷潘与多莉四段感情的发展与结局,借莱温思想的变迁,来表达作者人生观、世界观、爱情观以及他所赞赏的家庭生活观。这些人物各自的生活、工作、人际关系、情感状态,复杂交织成一张大网,覆盖贵族阶级即将没落前的一切社会状况。

安娜,是一个近似完美的女性人物,无论是从外貌、举止、谈吐、学识、涵养、道德等诸多一切书中提及的评判方面,即便从贵族阶级的角度去审视,她也都再完美不过。如若不是因积压在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欲望被弗龙斯基所挖掘出来,她本应获得所有上层人士的欢迎与赞赏,而作者即使在她道德与灵魂堕落至最深处时,对外表与举止方面,依然给予了最高的评价。从这个角度来看,她不是一个值得批判的人物,而是充满了悲剧性的色彩,引发人的怜悯与悲愤,将这股怒火发泄至她身边的人与社会上。

安娜已不再年轻,她是一个8岁孩子的母亲,深爱着自己的儿子。她拥有较高的艺术鉴赏力,在绘画及工程方面,都显示了一定才华,她甚至能够通读大量书籍并撰写小说。她具有女性拥有的一切魅力,在任何社交场合都能很快成为聚焦点,并轻易俘获男人的倾心,甚至刚结婚的莱文也不例外。她在道德方面也无可指责,对待在车站自杀的工人以及自己的嫂子方面,都倾注了大量的关怀与爱护,对待哥哥的孩子们也都充满着关爱。即便是那些夫人与太太们,出于女性应有的嫉妒,也无法对她生起气来。

然而,所有的这些完美,仅因为弗龙斯基在火车上对她的一瞥,而开始逐渐动摇,随着压抑情欲的释放,而彻底被撕裂。她仅有的不幸,所有痛苦的来源,便来自于丈夫对她的冷漠与虚伪。她的家庭从表面上看,也是令所有人羡慕的组配。丈夫阿列克谢在官场拥有重权,并且事业蒸蒸日上。他只是太过在意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及几乎全身心投入到事业工作,而对家人不管不顾,尤其是安娜。双方维持着表面上的和睦,但已然形成了巨大的隔膜。安娜简直恨透了他,将她看做一部运作精良的漂亮的机器。若撇除情感的因素,这确实是一台令人称赞政治机器,按照贵族社会及官场对他的所有要求而全心全意地运转着。甚至对家庭生活、对妻子,所需的一切物质需求,也有全部的支持。但,这终究是一部机器,日日夜夜折磨着安娜充满朝气与活力的灵魂。

一个女人,就像一朵美丽的鲜花,若是得不到情感上的滋润,或如玫瑰,会枯萎,在岁月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或如罂栗花,野蛮生长起来,拼命汲取一切露水、阳光,持续绽放令人倾倒的无限魅力,却浑身充满着毒性。

弗龙斯基又有什么错误呢?他是为了追求属于他的爱情呀。他也只是被安娜的美艳所倾倒而疯狂,放弃了自己拥有的一切。他在圈内拥有极高的赞誉,他英俊、潇洒、拥有同龄人难以匹配的才华。他是一位青年军官,前程远大,从朋友,到上级,都希望能够帮助他获得更高的职位。他有着大量的财富,慷慨、大方,愿意帮助所有的朋友,倾掷钱财为穷人建医院。他甚至拥有极高的绘画天赋,并对艺术具有很高的鉴赏力。他内心高傲,像一匹纯良、飘逸的烈马,却能赢得几乎所有人的喜爱。

正如因罂栗花的美艳而误食鸦片,疯狂而不能自拔。他,为了安娜,放弃了所有贵族社会赋予他的一切。他愿意承担贵族社会对他的鄙夷、他愿意离开可轻易获得的光明仕途、他甚至可以断绝与母亲、家人的关系。他可以远离一切,与安娜在国外与乡下,尝试自己无法热爱的绘画与庄园生活。他在巨大的悲痛之下,连生命都无法顾及,两次试图自杀未遂。这些,难道不应该引发深刻的同情与思考?却反而将这场悲剧的全部责任推倒在他身上?

作为安娜丈夫的阿列克谢,就应该受到无情的指责吗?他确实对安娜与儿子漠不关心,他也的确在发现安娜与弗龙斯基的关系后,对安娜愈加冷酷、绝情起来,甚至拒绝离婚,让自己、安娜、弗龙斯基、儿子谢廖扎都无法解脱,被家庭这一巨大的道德载体所压迫、倾轧。无论安娜多么动人、美丽,他只是将全部的心力倾注在事业上,无法对安娜产生爱情,甚至基本的情感关注。他也感受到了全部的痛楚,这种巨大的悲痛甚至使他的道德在宗教层面有了极高的升华,而包容了这造成他事业失败、家庭破裂的背叛。有那么片刻,他甚至怜爱起妻子私底下与他人所生下的孩子。除了安娜,任何人都无法对他进行任何指摘,甚至引发了巨大的同情,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整个生命也被摧毁了。

安娜与弗龙斯基,在追求爱情的路途上,不仅承担着整个社会、一切人际关系的鄙夷,甚至是来自心灵、道德上的重压。前者是次要的,而真正使安娜痛苦挣扎的,是她显然意识到自己正在被这种强烈的情感需要所腐蚀。她徘徊、她抗争,在生下与弗龙斯基的女儿后,也曾下定决心断绝与他的关系,因为她至少还深爱着儿子谢廖扎,这是她直到生命结束前的唯一牵挂。但她却在与自杀未遂的弗龙斯基见面后,彻底堕入无尽的深渊,沦为情欲的奴隶。她将生命最后的一切,倾注到弗龙斯基对她情感关怀上。这正如疯狂生长的罂栗花,对阳光与养料的需求无限膨胀、扩大,容不得一点点的缺失,否则便会立刻枯萎。她与弗龙斯基爱情的结晶,也都成了她厌恶的东西。所以即使是在远离一切纷扰的意大利,在绘画与艺术之都的熏染下,她也无法获得任何安慰。她也只能安宁那么片刻,便又忧郁起来。这种忧郁与情欲的贪婪,已逐渐成为弗龙斯基的负担,压迫他无法喘息。他们彼此成为对方唯一的灵魂安慰,却依然无法珍惜已逐渐枯萎的爱情源泉,更加放肆地相互汲取着。

他们已经意识到无法这样生活下去,理想中的爱情场景,维持仅仅不到一年,便重新返回原有贵族的社会归宿。在彼得堡、在莫斯科、在乡下,他甚至开始新建庄园,并祈求通过安娜与阿列克谢的离婚来用婚姻的方式,来试图寻找最后的出路。然而,此时的安娜已偏执到双方之间无法融进任何细微的尘埃,怎么可能会帮助他繁衍子嗣。他们进行这最后的挣扎,却更加快速的陷入这已成为沼泽的荒芜。弗龙斯基不堪重负地想要逃离,却被安娜束缚得更加紧密,因为安娜离开他无法存活片刻。最后的时刻,安娜甚至报复性的对弗龙斯基的朋友、基季的丈夫莱温都产生了勾引的欲念。这是多么可怕的堕落,让我想起了包法利夫人为追求爱情而最终堕入情欲的深渊!

最终,在第一次,也是无可挽回的争吵中,弗龙斯基希望得到片刻的自由,而安娜却选择了自杀。这便是悲剧最后的落幕,弗龙斯基失去了灵魂,去往了前线。

幸好,还有莱温,这个带有作者本人半自传性质的形象,让这部作品变得温暖、饱满起来。如果说安娜的形象,让这部作品深刻、浑厚,那么莱温就使它进一步升华、伟大。安娜堕落、悲剧,所带来的阴郁,被莱温的思想蜕变、幸福婚姻一点一点的平复、充实。

也许莱温过于平凡,他的生活与命运也没有读者期待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切都显得是如此平庸,他没有哥哥尼古拉的愤世嫉俗、忧郁深刻,也没有哥哥谢尔盖的才华横溢、智慧淡泊。他甚至有些木讷,对自己置身于的贵族阶级的游戏规则显得有些愚笨。地主贵族热衷的地方政治、委员会、竞选,他也因鄙视而逃脱,这使得他彻底远离了唯一的成就事业的机会。他没有斯捷潘的圆滑悠哉,也没有弗龙斯基的俊朗风度,他从头至尾都对宗教产生怀疑,因此也无法产生如卡列宁般的宗教道德升华。他甚至不像一个贵族,而是只是一个地主,与农民们打成一片的憨厚地主。他是关心农民与自己庄园的,他喜欢与农夫们一起割草、劳作,也希望通过积极的生产关系变革而更加的让利于民,增富于己,然而他最擅长、热衷的事情也失败了。他为了自己的思想、书籍,曾出国考察、曾亲身实践、曾向诸多人物请教讨论,也几乎成为他被基季拒绝后的唯一精神寄托,然后却因为结婚后的家庭忙碌而搁置。

他并不年轻,也无贵族的气质。年近三十的他在去拜访斯捷潘时,甚至被看门人堵在门外半天。他热爱基季,长久交往给她带来的美好印象,却立刻被弗龙斯基的风度才华所消灭殆尽。基季因迷恋弗龙斯基的勾引而拒绝了莱温的热情,这对莱温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他意志消沉、情绪低落,更加埋头于农庄事物,通过身体的强烈劳作去赶走这一精神上的困扰。他害羞、腼腆,单纯得可爱,对于感情、婚姻、家庭生活几乎一无所知,只因为强烈的爱情而驱使他再次向基季表白。他在得到肯定答复甚至婚后的长久时间,依然怀疑这种幸福的真实,甚至对结婚的准备工作、基季的怀孕、孩子的生产,他都毫无准备,并且显得焦急、无措。如果不是基季的打理与安慰,他的婚姻生活必将是一团混乱!

最后的他,也未能使自己的庄园成功改革,而甚至连自己的书籍也未能完成。唯一让人满意的,便是他与基季最终成婚,但这种幸福的顶点立刻被随之而来的家庭生活烦恼所取代。而小说在此结束,从故事情节上,似乎过于匆忙。因为安娜和弗龙斯基的故事都有了归宿,而他呢,却依旧在彷徨、在思考,而他得出的结论也没有给读者带来明确的哲学般的慰藉。

然而,或许正是莱温的平凡,才能凸显出作品的伟大。这种平凡,在作者的创作下,显得如此真实、厚重。它能够让最普通的读者,深入莱温的内心世界,体会莱温最细微的情感触动,跟随莱温思考的每一次变化、进步。

他不必拥有伟大的事业,却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本职工作的完善;他不为上流社会的身份、名声而羡慕,却能够与身边仆人、农民保持纯真、愉快的友谊;他未佩戴虚伪的面具,却几乎赢得了所有贵族朋友们的喜爱;他没有许多财富,却能与妻子、朋友过得幸福;他生性愚钝,却不断在思考生命的意义;他甚至缺少高尚的气质,但却朴实得可爱,从不让人怀疑;他讨厌俱乐部里的休闲、潇洒,却享受劳作带来的热情、洒脱;他在追求爱情方面也显得胆小、腼腆,却赢得了基季最热烈的爱情。

斯捷潘赢得整个上流社会的欢迎,却只拥有莱温这个唯一的真心朋友;多莉婚姻的不幸、五个孩子的生活困扰,却能够在莱温家中,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哥哥尼古拉对整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感到愤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却只能在莱温这儿获得世间的些许温暖;哥哥谢尔盖孤独、深沉、博学,地位崇高,放心将所有的财产交给莱温打理而不过问,每次都对弟弟的愚蠢提问做着最耐心的解答,并在他家中时时获得宽慰;安娜也在生命的最后,以赢得莱温的好感而获得了唯一的乐趣;弗龙斯基几乎拥有贵族特点的一切优势,却在老公爵眼中当即输给莱温。他的老管家对待他更像朋友而不是仆人,他的农民们甚至喜爱与他一起劳作,丝毫无阶级芥蒂。大家似乎都觉得莱温身上有着许多缺点,但无法对他生气、厌恨,却都全部真心诚意喜欢起他来。

财富、地位、才华、美貌、高雅、修养、青春、谈吐、礼节,这些所谓的优势,似乎在莱温身上都无法找寻。而那个贵族时代以及当今社会所推崇的种种优点,却给书中其他的贵族人物带来了无尽的困扰。作者笔下的贵族们,从表面上看,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值得我们羡慕,但他们的不幸福却也是如此真实,让人几乎无法怀疑,并最终深刻认知这一阶级的广大不幸,这恐怕也是作者希望借莱温这一形象所作的最终表达。

莱温,真诚而不虚伪,勤劳而不贪图享乐,道德感强烈而不盲从宗教信仰,追求平等而不对贵族圈子有任何企及,认真务实而不妄想自负,待人热情而没有利益要求,求知欲强烈而不盲从权威,热爱自然随意而厌恶都市生活,自尊自爱而不妄自菲薄,遵从内心的情感意志而不跟随大众文化,渴望心灵平静而排斥生活表面的浮华,信念坚定而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对生活满意而不去渴望过多的财富。

他的所有这些平凡而普通的优点,汇集一身,便显出他的精彩与伟大。这些看似无用而遭当代精英、贵族所不屑的优点,却能够获得真正幸福的生活,感知生命全部的意义。而那些成功、高雅、精英、权贵人士所谓的种种优点,便是资本文化给这个社会、给他们自身,带来的无尽烦恼与危害。过去的贵族阶级如此,当今的资本社会依旧因为盲目追求金钱、物质、享乐、地位、权力、短视,而致使整个社会道德沦丧、幸福感严重降低、环境恶化、人际情谊淡漠、铺张浪费。

凡此种种,困扰着作者,他要把生命解释清楚。

莱温从哥哥尼古拉的死,第一次感受到了对死亡的恐惧与一种冥冥之中的归属感。他的短暂生命,相对于整个历史、自然、宇宙,如水泡一般,短暂地存在后便会破裂,什么都不会留下,无任何意义。一种巨大的虚无感侵蚀着莱温,而结束这种虚无空虚的唯一途径,似乎只有死亡。这让他无法解脱,竟数次想要自杀。然而他终究没有,他继续活着。

唯物主义的自然学说无法给他带来任何的答案,而与之相对立的哲学解说,似乎也只在学术的相互批判中卓有成效,依然无法为他解释生命的意义究竟为何。最终他向自己早已放弃的宗教寻求帮助,这被自然科学的发展所证明是虚无的东西,却在此刻比任何的哲学思想,都能够凸显其意义来。

“有的人活着,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还有人活着,是为了服从真理,按上帝的旨意去做,是为了灵魂得救。”

“活着不是为了满足欲望!人不应当为自己的欲望活着,既不应当为我们所理解、我们所迷恋、我们所向往的东西活着,而是应该为一种不可理解的东西,为谁也理解不了、谁也无法确定的上帝活着。”

“如果没有这种信仰,不知道应当为了上帝而不是为了自己的欲望而活着,那我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怎么度过自己的一生呢?”“如果他不知道为什么而活,那么无论他怎么冥思苦想,也依然想象不出他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兽类。”

“让我们放任自己的欲望和思想,忘掉上帝和造物主,那又会怎样?或者不明白什么是善,不讲清道德上的恶事什么,那又会怎样?”

宗教中,每一条教义都可能为真理效劳,但不为满足个人的欲望效力。

上帝,即为“爱”!信仰,即为“善”!

此种信仰,让心灵平静,而它所带来的幸福,能够充实人的一生。

对上帝、对善的信仰是人类的唯一使命。

人类的苦难中,唯有爱和信仰能带来慰藉

“忘我和爱人,就能够心安理得、幸福美满。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的赞美,而要全身心投入到展现在面前的新生活中去。”

“我的全部生活,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每一分钟不仅不会像过去那样虚度,而且具有我有权使之具有明确的善的意义!”

.

━━━━━━━━━━━━━━━━━━━━━━━━━━━━━━━━━━━━━━━━

┏╮/╱℡

╰★ ╮ 【意念时空】 如对你有帮助.请及时采纳.

╱/╰┛

━━━━━━━━━━━━━━━━━━━━━━━━━━━━━━━━━━━━━━━━

安娜-卡列尼娜摘抄300字感悟200字

读《安娜·卡列琳娜》

——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

“安娜…..穿着黑色的、敞胸的天鹅绒衣裳,她那看去好像老象牙雕成的胸部和肩膊,和那长着细嫩小手的圆圈的臂膀全露在外面。衣裳上镶满威尼斯的花边。在她头上,在她那乌黑的头发——全是她自己的,没有搀一点儿假——中间,有一个小小的三色紫罗兰花环,在白色花边之间的黑缎带上也有着同样的花。她的发式并不惹人注目。引人注目的,只是常常披散在颈上和鬓边的她那小小的执拗的发鬈,那增添了她的妩媚。在她那美好的、结实的脖颈上围着一串珍珠。”就这样,我喜欢上了安娜,这个美丽、聪慧、典雅、善良、纯真、勇敢的女子。

和许多中外名著中悲剧女性形象一样,安娜.卡列尼娜的性格和人生历程也具有着其本身的复杂性和传奇性。奥菲利亚、茶花女、玛格丽特,甚至到中国古代的杜十娘,她们都是一些美貌多情却又命运多舛的女子,脱俗高雅的才情、不容于世的高洁气质在世俗社会的重压下无可避免的成为花底的春泥,她们或者拥有高贵的身份或者秉有卓越不群的人格,或者豁达或者敏感,但是最终明月沉于碧海,鲜活的生命在无力的挣扎中归于寂静。她们同是遭遇爱情、同是生活在社会的夹缝中,她们身上压着宗教和礼教的枷锁,反抗者悲惨的死去,顺从者无声的沦亡。但安娜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爱情和亲子之情之间她要做二者取其一的选择,无论是如何选择她只能做出牺牲,而这两者之于女人都几乎都相当于她的一半生命。在她的家庭里,她不爱她的丈夫,并且痛恨着。在她遇见渥伦斯基之后,她毅然决然的先择了爱情:“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一个活人,我没有罪。上帝就这样造了我,我需要爱情和生活。"

回顾安娜的人生轨迹,她有一个简单的家庭,平静的生活,安娜是一个人的妻子,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是社会希望她恪守道德的人。渥伦斯基的介入,美名其曰的“爱情”。这个所谓爱情的到来,带走了她的一切。礼教和爱情极度的矛盾使安娜忍受着巨大的煎熬,爱情的力量使她几度冲破世俗,去寻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自私感和罪恶感立即来到她的身边,使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楚。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她想要属于她的完整的的爱情,她不能在丈夫与情人间继续的徘徊,她是爱情的唯物主义者,她的爱情是美丽的,是只属于两个人。最终她为了爱情,抛弃了她的丈夫,抛弃了她可爱的孩子,和情人远赴他乡,追逐他的爱情。

道家说,无为而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当在爱的纯洁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时候,这种爱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争。 渥伦斯基和安娜的灵魂属于两个不同的精神。他们虽然一见钟情,但他们貌合神离,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当安娜孤独无助的时候,渥伦斯基选择了逃避,他想要回到他以前那种花花世界里。家庭没有了,渥伦斯基对她越来越冷淡,连她最心爱的儿子也对她“亲而远之”,上流社会不接纳她,人人拒绝与她交往,她成了人们眼中不贞的坏女人。安娜的感觉是敏锐而正确的,渥伦斯基在精神上已经抛弃了安娜,却因为良心和责任不敢这样去做。安娜完全陷入了孤立和绝望之中,再也无法在这个极度虚伪冷酷的社会中生活下去。

当丈夫利用婚姻和儿子束缚她的感情;当情人渥伦斯基不能脱离所生活的环境和社会来全心地爱她时,安娜对生活和理想彻底失望了,她已经承受了太多的悲哀与不幸,她需要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干扰。她用她的方式寻求到心灵完全宁静。她选择了自由,选择了真诚,选择了勇敢,然而她违反了贵族社会、宗教及伦理道德的游戏规则,做了冷酷自私者中的一个叛逆者。安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只是因为她是个真诚的女人,是一个贵族社会真诚的女人,是一个男权社会下贵族社会里还保持着真诚的女人,因此她只能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安娜年轻柔弱的身躯,我们突然发现,原来人是如此脆弱。人真正脆弱的不是肉体,而是人的灵魂。

安娜卧倒在了布满砂土和煤炭的枕木上,一颗曾经那么动人的、真挚的、生气勃勃的生命之星划过天际,终极陨落在她爱恨开始的铁轨上。(经典在不同时代总能被解读出新的内容,安娜还是那个安娜,她最终还是卧轨自杀了。)

托尔斯泰最后没有以安娜的死来结束小说,而是以列文的宗教意识重生这样的结局来完成小说。列文在谈到不愿仅为满足自己的欲望生活时,他没有提及安娜,但我们却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她。或许托尔斯泰更愿安娜就像她哥哥和嫂子的顽皮的孩子们,他们为了一时的愉快就会去破坏东西,而安娜也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真性情,自私自我,造成了破坏性的后果。

托尔斯泰用短短的50天写了这部小说,却用了整整四年的时间来改这部小说。由创作之初的一个“失足女人”,变成了一个品格高雅、敢于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的“判女”形象,可见托尔斯泰是多么地爱安娜,所以世界文学中才会有这么一位形象饱满且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

对安娜卡列尼娜人生归宿感悟 安娜-卡列尼娜摘抄300字感悟200字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500字

《安娜.卡列尼娜》与《战争与和平》一样是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的登峰造极之作之一。甚至是一部比《战争与和平》更完美的作品。虽然缺少了其伟大的气势――托尔斯泰已没有同样的欢乐去创造了,但支配作品的思想具有更纯熟的艺术手腕、更丰富的经验,心灵于它已毫无秘密可言,更明显的是,托尔斯泰把他的人格,他的哲学思想和人生的景色交错在了作品的内容之中。

《安娜.卡列尼娜》交织着安娜追求爱情生活的悲剧和莱温探索社会出路这两条平行发展的主要情节线索,通过这两条情节线索,小说从城市到农村,从家庭婚姻、经济养况、政治面貌到思想道德等各方面构织了一张复杂的关系网。

整部作品除了在讲起莱温订婚的几章美丽的文字外,所有讲起的爱情,已远没有《战争与和平》中若干篇幅的年青的诗意了――这些篇幅是足以和一切时代美妙的抒情诗相媲美的。反之,这里的爱情含有一种暴烈的、肉感的、专横的性格。统制这部小说的定命论,不复是如《战争与和平》中的一种神,也不复是一个命运的支配者,而是恋爱的疯狂。当安娜与弗朗斯基在不知不觉中互相热爱的时候,亦是这爱神使安娜脸上发出一种光辉――“不是欢乐的光辉,而是在黑夜中爆发的火灾的骇人的光辉。”亦是这爱神使这光明磊落、理性很强的少妇,在血管中,流溢着肉欲的力,而且爱情逗留在她的心头,直到把这颗心磨炼到破碎的时候才离开她。接近安娜的人,无不感到这潜伏着的魔鬼般的吸引力与威胁。基季第一个惊恐地发现它。当弗朗斯基去看安娜时,他的欢乐的感觉中也有神秘的恐惧。莱温在安娜面前,失掉了他全部的意志。安娜自已亦知道她已不能自主。当小说情节渐渐演化的时候,无可震慑的情欲,把这高傲人物的道德壁垒,彻底毁掉了。她所有最优越的品德――她的真诚而勇敢的灵魂瓦解了,堕落了,她已没有勇气继续对世俗进行反抗,她的生命除了取悦她的爱人之外更无别的目标,她胆怯地、羞愧地不使自已怀孕且热心养马事业;她受着嫉妒的煎熬;她的举动中声音中眼睛中处处作伪;她堕入那种只要使何种男子都要为之回首一瞥女人群中。她用吗啡麻醉自已,身陷在精神的堕落却又清醒自已的堕落的痛苦矛盾之中,不可自拔,直到不可容忍而迫使她投身于火车轮下――她俯身伏在一张口袋上,把什么东西隐藏在内,这是她往日的生命、痛苦、欺妄和烦恼以及欢乐……

“我保留着报复之权”上帝说……

这是被爱情所煎熬的灵魂的悲剧,――为托尔斯泰一鼓作气以及深刻的笔角描写的一幅画。

但这部小说的更主要的意义,除了安娜的悲剧和一八六O年时代的俄国社会――沙龙、军官俱乐部、舞会、戏院、赛马等种种色相之外,在小说中,已屡次以一种讽刺的或剧烈的形式批评当时的俄国社会,这社会是为托尔斯泰在将来的著作中所不住地攻击的。攻击谎言、攻击一切谎言,对于道德的谎言和对于罪恶的谎言同样看待,指斥自由论调,抨击世俗的虚浮的慈悲,沙龙中的宗教和博爱主义,向整个社会宣战,因为它魅惑一切真实的情操,灭杀心灵的活力!在社会的陈腐的风气之上,死突然放射了一道光明。在垂危的安娜面前,矫伪的加列宁也感动了。这没有生气,一切都是造作的心魂,居然亦透入一道爱的光明而具有基督徒的宽恕。一霎时,丈夫、妻子、情人、三人都改变了。一切变得质朴正直。但当安娜渐渐回复时,三个人都觉得“在一种内在地支配他们的几乎是圣洁的力量之外,更有另一种力量,粗犷的、极强的、不由他们自主地支配着他们的生命,使他们不复再能享受平和”而他们预先就知道他们在这场战斗中是无能的,“他们将被迫作恶,为社会所认为必须的。”

莱温在书中的结尾中亦变得升华了,是因为死亦使他感动了之故。他素来是“不能信仰的,他亦不能彻底怀疑。”自从他看见他的兄弟死后,他为了自已的愚昧觉得害怕,他的新婚的幸福在一个时期内曾压抑这些悲痛的情绪。但自从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它们重复显现了。他时而祈祷,时而否定一切,他徒然地浏览哲学书籍,在狂乱的时光,他甚至害怕自已会自杀。体力的工作使他镇静了,暂时忘却了烦恼。莱温和农人们谈话;其中一个和他谈着那些“不是为了自已而是为了上帝生存的人”。这对于他不啻是一个启示,他发现理智与心的敌对性。理智教人为了生存必得要残忍地奋斗;爱护他人是全不合理的。

“理智是什么也没有教我;我知道的一切都是由心启示给我的。”

从此,平静重新归来,对于莱温,心是唯一的指引者――这个名辞把他重新领到上帝面前……什么上帝?他不想知道。这个时候的莱温如将来长久时期的托尔斯泰一般,在教会面前是很谦虚的,对于教义亦毫无反抗之心。

“既使在天空的幻象与星球的外表的运动中,也有一项真理。”

《安娜.卡列尼娜》,如果你细细品味,终会感叹那是一部史诗般的巨作;如果你单纯的将其看作一部所谓批评资本主义的作品,无论对于《安娜.卡列尼娜》还是托尔斯泰无疑是一种亵渎。

安娜卡列尼娜人物分析

彼得堡贵夫人安娜是皇室后裔,大官僚卡列宁的妻子。她的哥哥奥勃朗斯基住在莫斯科,过着放荡的生活。他与过去的家庭女教师发生暖昧关系,妻子道丽发觉后,非常痛苦。安娜为了调解哥嫂纠纷来到莫斯科,在火车站与近卫军军官渥伦斯基邂逅。安娜的高雅风姿和笑容中蕴含的一股被压抑的生气使渥伦斯基为之倾倒。 与此同时庄园贵族列文也来到莫斯科,他已年过三十,感到建立家庭的需要,决定向他青年时代就喜爱的吉提求婚,而当时吉提正迷恋着渥伦斯基,她拒绝了列文。但渥伦斯基见到安娜后就不再与吉提交往。安娜的到来使道丽和丈夫言归于好,却使道丽的妹妹吉提陷入不幸。 列文回到乡下,埋头从事农业改革,希望以此忘却个人生活上的失意。他尝试养育优种牲畜,引进农业机器,但总不能得到应有的效益。 安娜在归途中发现渥伦斯基也同车而行,她心神不宁,却又兴奋,回到彼得堡后,安娜和渥伦斯基在社交场合经常相遇,在一次宴会上渥伦斯基向安娜表白了爱情。他们两人单独在一起时间过长,引起人们议论,回到家卡列宁警告安娜要注意社交礼仪、遵守妇道。而这种官腔和说教反而使安娜关闭了心灵之门,从此她陷入情网而不能自拔。 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关系在赛马会上终于暴露:当渥伦斯基的马摔倒时,安娜的态度完全失常。回家途中安娜向丈夫承认了她是渥伦斯基的情人,但卡列宁却要求安娜一切维持现状,只是不许在家里接待渥伦斯基。 列文在农村常和农民一起劳动,向往过一种全新的生活,像农民一样朴实,但得知吉提曾大病一场,在国外疗养后即将回来,又激发了对她的爱,列文再次求婚,他们终于结合了。婚后住在庄园里,过着美满的生活,但是列文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他在农业上的各种设想常常失败,农民不信任地主。他幻想建立一种股东联营方式,使农民和地主同样得益,达到“以利害的调和和一致来代替互相仇视”,但各种新方法、新措施都无效。他不知道该如何生活,苦恼得几乎自杀,最后从一个老农那儿得到了启示:“人活着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灵魂,为了上帝。” 安娜的处境越来越糟,她怀了孕,分娩时又患产褥热,几乎死去,病危时她向丈夫请求宽恕,并希望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出于基督徒的感情答应了她的要求。可是安娜病愈后又无法继续与丈夫生活下去,终于不等丈夫同意离婚,就与渥伦斯基一起到国外去了。在欧洲旅行三个月回来,安娜思念儿子,在谢辽沙生日时,她不顾一切撞进自己住过九年的那幢房子。看到儿子她激动异常,母子俩紧紧拥抱,难分难舍。直到卡列宁走进儿童室,安娜才不得不匆匆离去。从此,安娜永远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得不到离婚许可,与渥伦斯基只能是非法结合,上流社会的大门对她紧闭,处处遭受冷遇。她只能孤独地住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想方设法消磨时间。当渥伦斯基一人外出时她就怀疑他另有新欢,因此两人发生口角。一次在争吵后安娜陷入绝望境地,一面写信发电报,一面追随渥伦斯基到了火车站。这时,她朦胧中想起他们第一次的相见以及当时一个工人被轧死的情景。这仿佛暗示了她的归宿。安娜向正在驶来的火车扑倒下去,生命的火焰熄灭了,她的痛苦也永远摆脱了。

《安娜·卡列尼娜》是由两条主要的平行线索和一条联结性次要线索结构而成的,整体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安排下来”的那个时代在政治、经济、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矛盾。小说通过安娜——卡列宁——渥伦斯基线索展示了封建主义家庭关系的瓦解和道德的沦丧;通过列文——吉提线索描绘出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农村后,地主经济面临危机的情景,揭示出作者执着地探求出路的痛苦心情。而道丽——奥勃朗斯基这一次要线索巧妙地联结两条主线,在家庭思想上三条线索相互对应、参照,勾勒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家庭模式和生活方式。作者以这种建筑学而自豪,圆拱将两座大厦联结得天衣无缝,“使人觉察不出什么地方是拱顶”。

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

安娜第一次出现时的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她姿态端丽、温雅,一双浓密的睫毛掩映下的眼睛中“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在眼神和微笑中显现出来。在这幅出色的肖像中展现了安娜的精神美,也提示我们去探究她的生活之谜。安娜父母早逝,在姑母包办下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大官僚卡列宁。婚后在宗法思想支配下她曾安于天命,只是把全部感情寄托在儿子身上。渥伦斯基唤醒了她晚熟的爱情。她渴望自由而大胆地爱,不愿像别特西公爵夫人那样在家宴上公开接待情人;也不愿接受丈夫的建议仍然保持表面的夫妻关系,偷偷与情人往来;终于冲出家庭与渥伦斯基结合,公然与整个上流社会对抗。从此安娜失去了一个贵族妇女在社交界的一切地位和权利,除了渥伦斯基的爱,她一无所有,因此,她热烈而执着地献身于这种爱。确实,在国外,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安娜曾体验过短暂的“不可原谅的幸福”。她丢弃母亲的天职,但内心无法平息因失去爱子而产生的悲伤;她想昂起骄傲的头,宣称她是幸福的女人,但却摆脱不掉有罪的妻子的意识。她的灵魂一直受到折磨。而孤注一掷的、囿于自我的对渥伦斯基的爱又不可能得到相应的感情反响,安娜绝望了,她在临终前满含怨愤地喊出:“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言、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安娜的形象在作家创作过程中有过极大变化:从一个低级趣味的失足女人改写成真诚、严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女性。托尔斯泰通过安娜的爱情、家庭悲剧寄寓了他对当时动荡的俄国社会中人的命运和伦理道德准则的思考。作家歌颂人的生命力,赞扬人性的合理要求;同时,他又坚决否定一切政治、社会活动(包括妇女解放运动)对改善人们命运的作用,强调母亲——妇女天职的重要性。作家世界观的矛盾构成安娜形象的复杂性。一百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荧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动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这正说明安娜形象的艺术生命力是不朽的。

列文则是托尔斯泰式主人公中自传性特别强的一个人物,他在托尔斯泰的创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他身上艺术地再现了作家世界观激变前夕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感受,从结构安排来看,列文的幸福家庭与安娜的不幸家庭互为对照,但从思想探索来看,列文婚后却产生了精神危机,他为贵族阶级自甘败落而忧心忡忡。他研究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制定“不流血的革命”方案,探讨人生的目的,但却毫无出路。罗曼·罗兰指出,列文不仅体现了托尔斯泰看待事物的既保守又民主的观点,而且“列文和吉提的恋爱,他俩婚后的头几年生活,就是作家自己家庭生活回忆的搬演。同样,列文哥哥之死也是托尔斯泰的哥哥德米特里之死的痛苦追忆”。而作品的尾声“则是作者本人趋向精神革命的过渡”。

对安娜卡列尼娜人生归宿感悟、对安娜卡列尼娜人生归宿感悟,就介绍到这里啦!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