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贝淘

名人生命感悟的例子

[投稿者:巨振海 www.lebeitao.com]2021-08-06 21:52:05

感悟生命的名人事例

这个算吥算..

用母爱感动中国—杨文副院长SOHU采访实录

主持人:各位搜狐网的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光临搜狐嘉宾聊天室。

继2001年首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 评选之后,正在进行中的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评选活动,再次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自活动启动以来,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数百名优秀母亲的参评资料,她们的事迹凸显着中国女性在促进和谐家庭、和谐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今天开始,我们搜狐母婴频道将陆续对这些个人品质优秀、有文化、懂教育、有强烈家庭和社会责任感的新型母亲进行报道。希望她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能引起您的共鸣和支持。同时希望您积极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共同倡导全社会发扬爱母、敬母、助母的传统美德和社会风尚。

今天我们特别荣幸地邀请到的是参加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评选表彰活动的一位候选人----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的董事长杨文女士来到我们直播间,她的儿子非常优秀,夫妻感情非常好,事业也很成功,朋友也非常多,她是非常幸福的,而且是忙碌的。

首先问一下杨老师,您为什么会参加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评选活动?

杨文:参加这样的活动,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分享机会。我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结识很多新的朋友,从这些优秀的女性身上,可以学到很多新的东西,新的人生经验,生活事业上的一些新观念和新理念,可以接触到一些新鲜的资讯。同时参加这样的活动也是很好的分享的机会。

我是一个母亲,有一个还算优秀的儿子,这20多年的培养他的过程,我一直在努力地学习做一个合格的母亲,现在儿子已经长大了,已经在经济上、精神上都独立了,学业有成,身体健康,我为他感到骄傲。我的一些体会和感悟,如果是有价值的话,我愿意把这些体会与大家分享。同时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和管理的实践中,我们学院一直在探索和运用一些教育方面的理念,致力于培养合格的人才,也取得一些成果,我也愿意与教育界的同仁分享体会,为培养更多的人才尽一份力量。

我个人的创业和发展经历了海外留学\学成回国创业的历程,算是一个海归派,能够在祖国这片热土上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能够有所贡献,我觉得是一个很欣慰的事情。我也是愿意跟更多的朋友,尤其是那些海归,还没有回到祖国的这些游子们分享,在我们这片沃土,通过我们自强不息的努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最后一个因素,女人在社会上有很多的社会角色,作为一个女性,我觉得在职场上打拼,有很多的体会。作为一个领导者,有多年带领团队的心得,我也有一个自己的小家庭,也在扮演着妻子、母亲、儿媳这种多重角色,我的家庭也是很和谐,很美满。作为一个女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做到事业、家庭、学业方面的兼顾,我愿意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和姐妹们分享这些体会,去做得更好,尽到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责任。

主持人:我看了您有关的材料,知道您有一个孩子叫夏杨,还是剑桥大学的学生,大家都知道剑桥大学,在剑桥大学读书,而且学业有成,非常的棒。您是怎样培养这样的儿子的?大家肯定非常感兴趣。

杨文:我的孩子考上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在三一学院学习的同时,他校友都是牛顿这些名人,他今年直接考取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在当年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实验室里做博士,也是英国医学研究会直属的生物试验室,并且获得了霍奇金全额奖学金,这个奖学金在全剑桥只有10个人,比普通的英国人奖学金要高出一倍,确实很替他骄傲。目前他正在一个世界著名的金融机构里,在香港亚太地区总部做暑期实践,他在这里做银行的投资分析师,专门参与大陆方面的投资、金融咨询的业务一些工作。这个孩子现在能够成为这样一个健康的,阳光的,全面成长的,能够适应国际化竞争能力的孩子,我对他的教育方式是一种全人教育,是一种随机教育,我的教育观念是生活即教育,在这个教育过程中,作为母亲扮演几种角色,一个是示范者角色,即身教,一个是教育者的角色,即言传,另外是提供者的角色,为他的成长提供他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环境。

主持人:能具体说一下您的孩子很小的时候或者从小的时候,您对孩子在教育方面特别注重什么,包括生活习惯一些学习态度或者与小孩子社交方面都会注意什么?

杨文:刚才谈到我的观念是随机教育,就是在生活中不是事先给设计一个大纲,而是在生活当中遇到什么样的场景就会去捕捉这个教育机会,对他进行随机教育,有的时候在品德方面的培养,有的方面是习惯养成,比方说可能有个别的家长,单纯地注重孩子的智商或者学业成绩,我对他的全面成长比较关心。比方说他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在一起玩、做游戏也是教育他的机会,他有的时候可能跟别的同学闹意见,但是通过这个事例可以让他体验到,他如果要与人合作的话,需要与人沟通,与人协商,有的时候需要妥协,有的时候需要谦让,有的时候想说服别人,需要做出他的姿态。在和小朋友玩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学会与人合作。把生活当中的很多的一些事例都作为教育他的机会。

主持人:顺便问一下杨老师,您觉得您什么样的身教对儿子产生的影响最广泛,也是最有效的?

杨文:人生观、价值观,就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能够为社会做点事情,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像勤奋、诚实、自信、坚韧不拔的毅力、与人合作、社会责任感,利用时间,珍惜时间的做法,这些都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我们能做成一点事情,我和夏杨的爸爸都是在领导着我们的英才学院高校在往前走,有将近两万名学生还有一千名员工跟着我们一块从事这份事业。这些是需要我们在道德方面成为一个典范,需要在方方面面不能有太明显的缺陷。这些行为本身就是对孩子的影响,现在孩子在这方面还是做得不错的。在我的《杨文教子》这本书里谈到,平时在孩子的精神银行里存储了这些存款,比如自信、坚韧、当他需要这些的时候,当他遇到人生挫折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从精神银行里取出这笔存款,来克服他人生当中遇到的困难。

主持人:我知道您也是属于现在最流行的海归派,您觉得海归的生活,这种经历,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吗?

杨文:是有影响的。比方说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念上,就像邓小平提到的三个面向的人才观,就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人才观,做教育工作者或者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都是考虑我们培养的人才现在面对国际化竞争的全球化竞争的态势,我们在做工作的时候,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在我们和国际交流方面要有多元文化的认同,这也正是我把儿子送到国外读书,再回国为国效力的想法。想让他成为一个国际型的人才,将来在国际舞台上,在参与国际竞争的平台上能够适应这个环境。

主持人:您说从爱一个到爱一万,这个爱是什么样的爱,能诠释一下吗?

杨文:这个爱是一种母爱,是从对自己孩子的爱放大到对我身边一万个孩子的爱。具体来说,我把爱归纳成三种爱,这三种爱,一种是无私的爱,一种是科学的爱,还有一种是推出的爱,无私的爱是家庭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而是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对孩子的良好发展,以利于对孩子的发展为出发点和目的点。有些家长,是原来比较传统的观点养儿防老。我想我们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私的,只要他过得比我好,只要对他有利,应该是这样一种无私的爱。

第二种爱是一种科学的爱,科学的爱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具备了德商、智商、情商和社会良好适应能力方方面面健全的人,而不是重智轻德或者是只把他培养成一个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应该是一个方方面面的、全面成长的,能适应未来竞争,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推出的爱,我们养育孩子,不是把他留在身边孝敬父母,而是把他培养成一个推向社会,能够自立于社会,能够独立于家庭,能够服务于社会,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所谓的爱一万,也是这三种爱,我现在在经营山东英才学院,有一万个孩子在我身边,对他们在无私的爱方面,只要是这些孩子,对他们的成才有益的事情,就会花费投入,来适应培养人才的需求,一百万册的图书馆,这个图书馆是数字化的,是全国示范图书馆,到处都是绿树成荫,是省级花园城市单位,投资四五千万的实训楼,还有艺术素质培训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等等,也在推行院长暖心工程,资助贫困生,对这些学生是“学生第一,真诚服务”。第二,对学生实施科学的爱,是以“专业”+“现代化技能”+“精神风貌”。在专业方面适应社会需求,在技能方面加强实习和实训,在精神风貌培养方面有很多社团,包括就业创业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文学社、艺术社团,为了让这些学生能够在校期间获得自信,在参与这些活动的同时,能够练就将来他走向社会,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最后,对学生我们“推出的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开设什么课,我们还有就业推荐,让他们找到工作。无论对一个孩子还是对一万个孩子,都在实施这三种爱。

主持人:杨老师听说您在工作过程中,手机是24小时开机状态,比如半夜,学生有一个什么棘手的事情找到你,这样你还能平和对待吗?

杨文:保持24小时开机是怕万一有什么事情需要我的话,找不到我,影响这些事情的处理。实际上我们有一个很完善的系统来保障学生安全。今年学生达到2万人,每150名学生就有一名班主任跟在他们身边,还有用电安全系统、安全监控系统,还有很多的措施,来保障他们的安全。万一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有紧急情况可以找到我,平时有院长信箱,一些小的事情,管理工作者会处理,但是如果是大的事情,他会找到我,当他需要我的时候我就会在那里。就像当年我的孩子在《杨文教子》里写过一样,他知道妈妈对他的爱是伴随着他,尽管他远在海外,他知道只要他需要,妈妈就会在那里。实际上我感觉是一种责任感使然,不管对一个孩子还是对一万个,还是两万个孩子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主持人:您有一万个孩子,这一万个孩子都从哪里来呢?

杨文:这个事情要从8年以前说起,这是1998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国家大学还没有扩招,我们山东省当年有30万考生,但是有20万考生是落榜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人再给他提供就读大学的机会的话,就会成为落榜生,与大学无缘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时提出的口号就是圆落榜生的大学梦,在98年的时候,山东英才学院就创办了,创办第一年招收了720个学生,当年有很多学生报名,我们也是为了办学质量,98年在当地的《齐鲁晚报》登广告,由于我们的办学条件有限,就不再接收来电来函报名了,这也是当年为数不多的,为了保证质量不再招生的广告。到了2004年的时候,由于我们这些年以来讲究诚信,认真对待我们来到我们学院的每位学生,对他们负责,社会信誉很好。2004年的时候就突破了一万,成为山东省城首家万人民办高校。现在有在校生15000人,一个月之后,新生报到之后,就有在校生2万人。作为2万孩子的妈妈,是一个光荣、幸福的妈妈,但是这个责任,刚才说24小时开机,就是觉得责任重大,不敢有一点的懈怠。

主持人:杨老师,您是怎样理解作为一个母亲所应承担的家庭责任和作为一个女性创业者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您觉得母亲的角色和创业者的角色有什么关联吗?

杨文:无论是做母亲还是做领导工作,都应该有责任感,对我个人来说,这两个角色是一脉相承的,就像前面说的从爱一个到爱一万,22年前当孩子出生以后,我至今还记得孩子出生之后那一刻,他躺在另一张小床上,我远远地望着他,我感觉对这个小生命的牵挂再也摆脱不了。这种责任感会伴随我终生。孩子小的时候在精神上,物质上,给了他很多,放弃了个人的业余时间,个人的兴趣,在他身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教育他。现在他长大成人了,但是成千上万的学生现在走进我的视野,来到我身边,我感觉这些孩子的家长,这些父母把孩子托付给我,是对我和团队的莫大信任。这个行业特别特殊,别的行业有残品率、次品率,这个行业不允许残品率,不允许次品率,不允许事故率,这个感觉压力很大,这种责任特别沉重。从数量来说,万一哪个孩子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情况,可能是两万分之一,但是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100%,不但要保证他们的安全,还要保证培养成才,还要开设好的课程,有好的老师有好的教学质量,有好的就业体系,要找到好的工作,这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有很豪华的领导班子,我们是民办学校,机制也很灵活,在我们领导班子里有来自国办高校刚刚退下来的,原国办高校的校长有六七位,都是当地的国办名校,像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山东政法学院,山大威海分校,财政学院,这些校长都是我们学院的院长、副院长,大家开玩笑说,我们英才学院的院长一开会,就是山东国办高校名校校长联席会,这个班子就保证了对这些学生能够尽到我们很好的办学主导方向的责任。另外我们有专家、学者组成的师资队伍,有团职的军转干部带领的百余名班主任组成的学生管理队伍,还有就业处及二级学院就业副院长组成的就业推荐队伍。每个二级学院都有一位团职的军转干部在担任分管学生工作副院长,而每个二级学院都有一位专门负责就业的就业副院长,这在全国都是首创的。还有一个比较有力的行政管理队伍。这几支队伍也是保障我们对这些学生尽到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职责的保障。我们的宗旨是“学生第一,真诚服务”。每天走到教学楼里首先映入眼帘就是这八个大字,让我们的员工看到这八个大字,牢记这八个大字,实践这八个大字。总之,不管是母亲还是女性创业者,女性教育工作者,最主要的是要有责任感,并且要有一系列的保障去尽到我们的责任。

主持人:您觉得母亲角色和创业者的角色有什么关联吗?

杨文:作为我本人来说,这两个角色是一脉相承的,有的报纸说我现在做教育工作,办学,是一颗放大的母爱。一开始是由于对我一个孩子的爱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原来,我是在山东工业大学现在是山东大学教英语课的教师。

主持人:您留学就是学英语的。

杨文:由于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对儿童英语就产生兴趣,最初办学是办了一个儿童英语学校,从儿童英语学校到创办高职学院——英才学院,这个过程是我从教育自己的孩子,对儿童英语产生兴趣办儿童英语学校又办英才学院,这是延续下来的教育梦想。从教育这一个,有很多体会、理念,一直到现在。

主持人:杨老师您的家庭曾获得过“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本人是全国“三八”红旗手,是海归幼教专家,还同时兼任山东省妇联执委、山东省女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等多项社会职务,您又是怎么兼顾得呢?

杨文:作为女性,应该同时扮演好家庭和社会双重角色,我不觉得这两个角色是矛盾和冲突的,反而我觉得应该是兼顾的。

只有兼顾好才是和谐、幸福的人生。作为我本人我自己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作为母亲,作为妻子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致橡树》里面有一个意境,“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不是丈夫和孩子的护花使者,牺牲了我自己去相夫教子,我喜欢的境界是和家庭成员共同成长,一方面作为孩子的示范者,能够给孩子做出榜样,另一方面使我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再就是在与自己的丈夫比翼双飞的过程中,能够展现自己的魅力。我觉得勤奋工作中的女性是最美丽的。像八荣八耻讲的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主持人:大家非常感兴趣的就是您的家庭为什么会这么好,为什么这么和谐,秘诀在于什么?

杨文:我们三个人是最要好的好朋友,我们三个在一块是无话不聊,大家亲密无间,相互信任,并且在一起的时候是最快乐的时光,最值得回忆的时光,如果说有什么秘诀的话,就是爱,是尊重,是相互的理解,谦让,包容、宽容。

主持人:我们网上婆媳论坛打得最厉害的,怎么处理婆媳关系,对婚后女性来讲是最苦恼的事情,比如论坛上经常会有女性朋友说,可能婆媳相处会有各种各样的摩擦,您是怎么处理,能保证和婆婆的关系比较好。

杨文:我婆婆已经过世了,但是现在又有一位新婆婆。我当年在我婆婆心目当中是一位好儿媳。作为我们儿媳角色来说,传统的角色应该是孝顺的角色,什么是孝顺呢?顺着她就是孝顺。我的婆婆心地特别善良,很热情,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作为我来说,我就尊重她的生活方式。当然我有我们的生活,婆婆有她的生活方式,她特别热情,但是由于她身体有病,当年她有失语症,已经说不出话,就比较急躁。但是她急躁的时候,我就像一块海绵一样,从来不急躁,就顺着她,她说什么话的时候,说不清楚的时候,我试图去理解她的意思,很耐心地去达到她想做的一些事情。我也理解您刚才说的现象。

主持人:因为婆婆很疼爱她的儿子,另外一个女人进来,两个女人抢一个男人的感觉,很多人说这种是属于两个女人跟一个男人的关系,比较尴尬的状态。

杨文:幸运的是我婆婆比较开明,她很希望看到我和我的丈夫两个比较好。我和我婆婆从来没有有过什么争执,她可能会跟她的女儿发脾气,可能会跟她的儿子发脾气,但是从来没有跟我发脾气,我试图去理解她,作为她的角色,作为她那种心情和她作为一个病人她当时的心态,主要是宽容、理解、孝顺。因为这一辈人不容易,并且我和我丈夫,我们都是很想能替老人做点什么,比方说她需要经济上的帮助或者是她需要我们替她去拜访她的朋友,这方面的事情我们都尽量达到她的要求。我的婆婆过世之后,为了对我公公孝顺,在其他亲友不太赞同的情况下,我和丈夫又非常支持公公再找一个老伴,老有所依,也是减轻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只要他们过得很幸福,不要顾及我们个人的感受。可能有人会想,你们这样做会不会很没面子,这样想是自私的,不是无私的。只要为了老人好,不要想外界怎么看我们。我们这样的形象是孝顺的形象,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主持人:一个人成功很容易,您全家都很成功,是怎么做到的呢?

杨文:我们三个人都崇尚终身学习,我们可以说是一个学习型的家庭。我们都有喜欢看书的习惯,都比较珍惜时间,都有比较强的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我们三个人是相互激励,相互影响,以家庭成员的成功而骄傲,也为自己成为家庭成员的骄傲而努力。作为父母,我们想用我们勤奋好学的行为来影响孩子,孩子现在也在勤奋工作。

主持人:您儿子多大了?

杨文:我儿子22岁,现在在位于香港的一家国际银行做暑期实践,昨天11点多打电话的时候,还在那里加班,也是勤奋工作,爱岗敬业的孩子。我的秘书问我,你不心疼吗?我觉得很欣慰,因为年轻人勤奋对待工作,累一点,这样对他是一种磨炼,这是他增长才干的机会。勤奋努力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另外一方面他也愿意把我们的期望作为一种动力,愿意用他的成绩让父母骄傲。他经常从英国打过电话,又获得什么奖,又有什么进步,我们听到都是好消息。他知道我们对他有这样良好的期望,他感觉也是一种动力。

主持人:看来优秀也是一种习惯,也会互相影响。作为一万人大学的校长,带领自己的团队肯定是比单纯地教育自己的孩子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我们听说您工作非常忙碌,可您还在这些年到全国各地学习了五个MBA和EMBA,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

杨文:这些班都是在周末的时间,跟时间抢来的。不管是去上海还是来北京,学过复旦大学的,清华大学的,北京大学的。一般都是周五晚上坐火车,周六、周日两天在那里听课,星期天晚上再坐夜车返回济南,第二天再准时上班。这也是一种责任感。当年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有些幼教理论我可以自学,当年我也搜集到四五十本幼教理论方面的书,自己自学。当年有些事情也可以放弃了以后,可以从头再来。比如从大学毕业以后到现在成为一个两万人民办高校的董事长这样的过程,我的事业是做了几次放弃,第一次放弃是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我回来的时候,我的朋友都问我,你怎么回来了呢?后来我又去珠海在特区,1992年月薪五千。

主持人:那已经是很多钱了。

杨文:但是我又放弃了珠海,当我想要回来的时候,珠海的朋友都会问,为什么回去呢? 回来以后,要创办学校,觉得在我的家乡山东人口大省、教育大省,我觉得能够施展,能够有一个平台。

就到我的家乡办学校,后来又辞去了在山东工业大学做英语老师的公职,这是第三次放弃。

主持人:这是非常需要勇气,尤其是30岁以后,大家没有这个冲劲,尤其是女人,结完婚,比较享受这种生活,相夫教子,是什么给您这么大的勇气?

杨文:是教育梦想,感觉自己从国外学了一些教育理论,尤其办英才学院的时候,看到落榜生,有学习的需求。就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多做点事情,再多做点事情,如果在国办大学当英语老师,一周只上两个半天的班,时间很轻松。

主持人:那是很轻松的生活。从那种生活状态上想去做一种跨越的时候是很难的。

杨文:当时也是有一些失落,安全感的丧失。

主持人:固定工资没了,铁饭碗没了。

杨文:医疗保险都没了,也是一种失落。现在还是觉得并没有为原来的选择而后悔。因为我都是自己选择的,主动舍弃的,不是被迫的。我前段也是做了很多舍弃,我做儿童英语教育,从国外学到幼儿英语教学法,我成为中国第一位国际儿童英语教师学会会员,编写《杨文幼儿英语》教材,至今已有几十万的孩子用这套教材,我的教学法叫全息全感幼儿英语教学法,也被列入中国当代外语教学法十大流派,是掌门人。但是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我如果沿着儿童英语走下去的话,也会有不错的成绩。第四次放弃又放弃了个人的兴趣,因为现在两万学生的就学机会,千名教职员工的衣食来源,现在再也不敢轻言放弃了。当年放弃都是个人行为,追逐自己的梦想,现在只能是往前走。

刚才您问我,我想到自己以前这么多年走过来的路程,我为什么学习这么多的MBA,就是为了使自己能够适应这个新的形势,能够适应带领这个团队,不因为自己的无知或者自己的不足,使这个组织遭受挫折。所以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要与时俱进。我们的校训也是八个大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这也是我的座右铭,也是我们学校里,教育我们的学生,教育我们的员工的座右铭。

主持人:听说您为了帮助更多的学生完成学业,在学院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坚持推行院长暖心工程,拿出你的资金资助优秀贫困生完成学业,多年来学院资助贫困生达一千余名,学院也是参与“春蕾计划”,使“春蕾计划”在全国第一次惠及女大学生,圆了几十名贫困女生的大学梦,这个想法是基于什么状况提出来的?

杨文:这些学生他们来到我们身边,有缘和我们相聚。我们这些人存在的责任和职责就是让他们成才,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他们成才了就是我们的光荣,是我们的职责,是我们的骄傲,但是有些学生的遭遇是很不幸的,有的父母双亡,有的是父亲绝症了,就是家庭很悲惨的。其中有一个学生叫齐善鹏,他父母双亡,他当时就给我写信,说他都想自杀,他考试成绩好,但是没钱上学,觉得人生都没有希望了。收到他的信以后,看这个孩子,一看就是营养不良的孩子,一看就是皮下没有脂肪,让人怜爱的孩子。心里觉得很同情他的遭遇,很希望能够帮助他完成学业。作为我们来说有这样的机会,像这样的学生全免他的学费。还有的家里有好几个孩子的情况,家庭负担比较重,记得有一次在学校里有一个爸爸黑黑的,瘦瘦的,到了我的办公室,就给我跪下了,说我求求你救救我的女儿,那个女儿是两个大大的眼睛,那大眼睛就像希望工程那个女孩子一样。现在在校园里有时还看到她那双大大的眼睛。像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身边,只要能做到的,也在尽力地去做。对不同的情况,可能对一些学业优秀的,有奖学金,对学业优秀,家庭贫困的有助学金,对有些学生给他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机会,像刚才说的“春蕾计划”,是专门针对女童的,以前是“春蕾计划”女童的受惠者,但是“春蕾计划”没有对大学生惠及过,因为都是针对女童的,到大学阶段怎么办,当时跟济南市妇联联系,说这些女童能不能用一个叫“春蕾计划”的基金,帮助这些原来是“春蕾计划”女童的受惠者进入大学,当时有几十个到了我们学院,有的毕业找到很好的工作,我也获得了我们济南市的“春蕾计划”爱心大使。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只要是为了学生好,这些学生能够成才,能够看到他们拿到盖有我们学院印章的毕业证,找到理想的工作,我们感到特别欣慰。因为这个行业和别的行业不同,别的不管是商场还是生产制造厂,它的产品没法带来情感上的感受,我觉得我的成就感不是来自于我们几百亩土地,多少间房子,那都是冷冰冰的,那都是为了培养这些学生所提供的外部的环境和设施,我切身感受到骄傲的就是校园里满院子,成千上万的,朝气蓬勃的,有灿烂笑容的孩子,那些学生。

主持人:他们会有一个比较美好的未来。

杨文:看到他们走在校园里,想到这些学生都是因为我们,我们这个团队,通过我们的努力改变他们的命运,觉得这个工作真的很神圣,挺让人骄傲的。如果没有我们,这成千上万的孩子,有可能就没有机会再进入大学。从这个意义来说,挺有成就感的。有的时候到社会上,我碰到我们一些毕业生,有时候我去参加学习班,去外面有什么活动,他们就突然叫我,我就感到奇怪,他们怎么认识我,他们说我是英才学院毕?/ca>

参考资料:http://www.ycxy.com/news/news_show.asp?id=743&sid=2

关于生命的名人故事

1、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

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2、阿巴格:珍惜生命,不惧挫折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

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

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

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3、霍金:轮椅上的勇士

霍金,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

一次,霍金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大约48小时后,他又回到了办公室投入工作。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起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唯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

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下,跃入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着名的《时间简史》,探索出宇宙的起源。

4、海伦·凯勒的故事

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着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一个聋盲人要脱离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认字读书。而从学会认字到学会阅读,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

海伦是靠手指来观察老师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触觉来领会她喉咙的颤动、嘴的运动和面部表情,而这往往是不准确的。她为了使自己能够发好一个词或句子,要反复的练习,海伦从不在失败面前屈服。

从海伦7岁受教育,到考入拉德克利夫学院的14年间,她给亲人、朋友和同学写了大量的信,这些书信,或者描绘旅途所见所闻,或者倾诉自己的情怀,有的则是复述刚刚听说的一个故事,内容十分丰富。

在大学学习时,许多教材都没有盲文本,要靠别人把书的内容拼写在她手上,因此她在预习功课的时间上要比别的同学多得多。当别的同学在外面嬉戏、唱歌的时候,她却在花费很多时间努力备课。海伦能够走出黑暗,达到那么高的学术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顽强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师莎莉文的循循教导是分不开的。

她说“我的老师安妮·曼斯菲尔德·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使我的精神获得了解放”。是她的老师教她认字,使她知道每一事物都有个名字,也是老师教她知道什么是“爱”这样抽象的名词。

海伦幼年得病致残后,变得愚昧而乖戾,几乎成了无可救药的废物,但后来她却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确实是个奇迹。可以说这个奇迹有一半是海伦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创造出来的,是她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

莎莉文小姐不管教海伦什么,总是用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或是一首诗来讲清楚,她的教育经验十分丰富,教育方法也与众不同,她从不把海伦关在房间里进行死板的、注入式的课堂教育。

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会骑马、滑雪、下棋,还喜欢戏剧演出,喜爱参观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并从中得到知识。她21岁时,和老师合作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我生活的故事》。在以后的60多年中她共写下了14部着作。

5、张海迪的故事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

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着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着,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生命感悟的名人故事,一段就可以了,写作文用

次年。海伦,她凭借坚强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学的拉德克里夫学院,她——海伦·凯勒,独自熬过了87年那些无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建立起了一家家盲人,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属于自己的光明面。 海伦、无语的孤绝岁月、无声.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然而。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全靠她那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正是这样一个被迫把自己幽闭在盲聋世界里的人.凯勒创造这一奇迹,同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但她自强不息,聋哑人的慈善机构,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人类十大偶像”之一,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并用自己生命的全部力量四处奔走,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盲聋女作家和演讲者,为残疾人造福。海伦接受了生命残酷的挑战海伦凯勒 20世纪.凯勒。1964年获总统自由勋章、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用自己所有的爱心去拥抱世界,一共度过了自己生命中的88个春夏秋冬,竟然奇迹般的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以惊人的顽强的毅力面对人生刻意制造的困境,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克服巨大的困难读完大学。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属于人生,可惜自幼因病成为盲聋人,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

名人生命感悟的例子 生命感悟的名人故事,一段就可以了,写作文用

关于名人故事的出生命的感悟(二百字日记)

一天,列宁8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带列宁去姑妈家做客,那里的兄弟姐妹们都很盼望列宁和他们在家里玩捉迷藏了,这一次,列宁当抓的了,大家都藏得严严实实的,不让列宁看见自己,列宁找到了一个小朋友,他藏在了沙发后面,列宁继续找,又找到了一个,他藏在了柜子里面,柜子还有一点空,列宁从那里看见了这位小朋友,第三个小朋友藏在了哪里呢?列宁找啊找,终于在一个箱子里找到了他,他们正玩得开心的时候,一件事让他们没有了兴趣玩了,就是,不知道谁把花瓶碰到了地下,在厨房做饭的姑妈来到这里,姑妈着急的问:“都没有受伤吧!”他们说:“我们没有受伤姑妈,可是打了一个您心爱的花瓶!”没事,姑妈说。

我想问问是谁把花瓶打碎的?他们都低下头说:“不是我!”列宁也低下头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姑妈说:“以后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伙伴们和列宁都说:“我们记住了!”列宁回了家,躺在床上,妈妈走过来问他:“怎麽了,儿子?”列宁将这件事的经过告诉了妈妈。

妈妈说:“那你给姑妈写封信吧!”列宁写了封信,过了几天,姑妈回信了,信上写着:“列宁,你真是个诚实的孩子!”

关感悟生命的事例

感悟生命

天阴沉沉的,风呼呼地吹,只听见狂风刮着树枝呜呜直响,顿时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

我站在家里的窗户边,看见屋外草坪上的小草正在接受着风雨的洗礼。无情的水滴成群结队的落下来,给柔弱的小草带来了一次重大的灾难,并摧残着它那饱经风霜的身躯,小草弱小的身躯在风雨中摇曳,但小草并不服输,它们在风雨中拼命地挣扎着。雨,把小草的身子压弯了,小草依然不肯屈服,跌倒了,又爬起来,跌倒了,又爬起来……。可风雨的力量太强了,小草们只好无奈地垂下了头,东倒西歪地铺满了大地。风止了,雨停了,次日,草坪上的小草又抬起了它高昂的头,立起它敖人的身躯,经过昨夜的风雨洗礼,她更绿、更新,更精神了。我不禁感叹这弱小生命的顽强。

这使我想起曾经听说过的一个故事:有两个人同时患上了绝症。一位家庭很富裕,一位家中很贫困。当病魔无情地袭向他们的时候,两人对待病魔的态度截然不同。家庭富裕的人想,我的家庭那么好,少我一个也不要紧,没过多久他就离开了人世。而家中贫困的人却想,不行,我不能退缩,不能倒下!我的孩子和妻子都需要我。就这样,病魔好像退缩了,他活了一个又一个春秋……。他如小草般顽强,正是这样他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这不禁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生命是坚强的,生命是奇妙的,生命是变幻无常的,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去感悟生命那不平凡的真谛吧!

生命之爱

突然断电了,周围陷入了一片黑暗,我不知所措地慌了神,忽然想起自己过生日时买的一个杯子形的小香烛。于是我拿出来,将它点着。

盯着它那微弱的光,我突然想到,在这样一个灯光明亮的年代,它似乎已经没什么用了,我似乎从来没有注意过蜡烛,只是在过生日时将它拿出当作心愿的寄托,而现在,这被我忽略已久的东西却又重新显得重要起来,蜡烛这微不足道的光,也在此时此刻,将我不安的心情转为平静。

桌上的百合花被蜡烛将影子投在墙上,是如此清晰,一下子,我看见蜡烛流泪了,不晶莹,却很有光泽。蜡一点点成油滴下来,整个蜡烛在一点点减少,而在这秋季中,周围的一切似乎被温暖起来,我意识到,这蜡烛竟也是一个生命,也有着生命所具有的特性——爱。

蜡烛的爱不会像糖果一样让你甜到心底,也不会像轻爽的歌让你忘却痛苦,更不会像蓝蓝的天让你开心得笑出声来,它能做的,只是在黑暗中给你一线光明,在寒冷中给你一点温暖。光明和温暖,在有些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的。

但我知道,它是在用它的整个生命去奉献,去爱每一个哪怕并不在乎它的生灵。蜡烛有爱,没有什么可圈可点,可是你却不能忘,当蜡烛把整个生命的爱都献给你时,它什么也没有索取,什么也没有抱怨。是的,它流泪了,但那并不是悔恨的泪,含笑的泪,即是它曾给予过别人,爱过别人的痕迹。

烛光依然摇拽着,墙上百合花的影子似乎更加清晰了,百合花的香气弥漫着温馨。

来电了,灯亮了,我却不忍将蜡烛熄灭,于是将灯关上,又只剩下烛光了,我又看到了真正的生命,真正的爱,真正的美丽。

名人生命感悟的例子、名人生命感悟的例子,就介绍到这里啦!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